登录   |   免费注册
当前位置:首页 > 风水堪舆 > 葬書真本
葬書真本
2025-04-24 20:11:49 58 ¥0

葬书》是中国古代风水学的重要典籍,相传为东晋著名学者郭璞(276—324年)所著,被誉为风水理论的奠基之作。该书系统阐述了阴宅(坟墓)选址与布局的吉凶原则,对后世风水学发展影响深远。以下是关于《葬书》真本的介绍:


1. 作者与成书背景

  • 郭璞:东晋文学家、训诂学家、风水大师,精通易学与阴阳术数,后世尊为风水学鼻祖。

  • 成书年代:虽托名郭璞,但学界对其真实作者存疑,可能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人整理而成,反映了早期风水理论的成熟。


2. 核心内容

《葬书》以“乘生气”为核心思想,主要观点包括:

  • 气论:强调“葬者,乘生气也”,认为山川地势中蕴含“生气”,选址需顺应天地之气。

  • 藏风得水:提出“风水之法,得水为上,藏风次之”,奠定了“风水”一词的由来。

  • 形势说:注重地形地貌(龙、穴、砂、水)的配合,如“龙脉”走向、穴位选择等。

  • 吉凶应验:将葬地环境与子孙福祸关联,形成一套阴宅吉凶理论。


3. 版本与真本争议

  • 真本失传:现存《葬书》多为后世辑录或伪托,宋代以降版本掺杂后人增补内容。

  • 权威版本

    • 《四库全书》本:清代收录的《葬书》一卷,经删改,被认为较接近原貌。

    • 元代吴澄删定本:提出“十篇”之说,但已非郭璞原文。

  • 考古发现:目前尚未发现明确认定为郭璞真本的古代文献。


4. 历史地位与影响

  • 风水经典:与《青囊经》《撼龙经》并列为风水学核心文献。

  • 实践指导:直接影响唐宋以降的帝王陵墓与民间墓葬选址,如明清皇陵的布局。

  • 争议批评:部分内容被儒家学者视为迷信,清代纪晓岚在《四库总目提要》中质疑其真伪。


5. 现代研究与价值

  • 文献学:学者通过对比不同版本,试图还原原始文本。

  • 文化意义:作为中国古代环境选择理论的代表,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。

  • 应用争议:现代风水实践中,需辩证看待其科学性与民俗成分。


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「葬書真本.pdf」,点击链接即可保存。打开「夸克APP」在线查看,支持多种文档格式转换。
链接:https://pan.quark.cn/s/06faab491167